危險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性、爆炸性、感染性等特點,處置不當將對環境保護及人體健康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記者昨日從廣東中山市市環境科學學會獲悉,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中山市生態環境工作搭上了高分一號、二號衛星這根“天線”,開啟了打擊危險廢物違法傾倒監管工作的天眼,只要地塊出現變化,“天上”能看清清楚楚。
昨日上午,在市環境科學學會辦公室內,智慧環境衛星平臺的屏幕上顯示著中山土地利用現狀圖。圖像中,城市施工裸地、無序堆放垃圾渣土、城鎮綠地變化等現狀,分別呈現出不同顏色。
“這個智慧平臺今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可覆蓋中心城區以及火炬開發區?!笔协h境保護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梁素敏介紹,平臺通過遙感衛星影像光譜篩選出裸地,再結合前期的土地功能規劃,運用AI技術對數據、光譜、圖像圖層變化進行比對分析,鎖定存在傾倒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違法行為線索和地域風險點?!熬C合分析后,我們會派出無人機到現場進一步勘察,實現天地一體‘掃盲’。一旦發現傾倒固廢的痕跡,將固定證據,并實時反饋給環境執法人員?!?/p>
當天上午,現場工作人員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監測到南區興福路公交站附近存在一個危廢傾倒的風險地塊。根據衛星影像顯示,該地塊處于較為偏遠的位置,且周邊有工廠。在土地功能規劃中,這塊地應是綠地或林地,但衛星影像顯示,目前該地塊的狀態為“裸地”。在鎖定地塊位置后,執法人員立即前往現場用無人機進行勘察。
當天上午10:00左右,無人機在南區興福路公交站附近起飛,前往“可疑”地塊。無人機拍攝到的高清畫面顯示,該裸露地塊現場未發現違法傾倒固廢、危廢等現象。
據介紹,這是市生態環境局首次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對中山市水源、林地、河道、市際交界等“隱秘的角落”開展航拍監控。
新聞鏈接
“海陸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今年8月中旬起,按照國家、省的統一部署,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聯合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檢察院、市海事局、海警等多部門及各鎮區環境執法力量,開啟了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聯合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排放、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行動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共出動人員345人次,摸排企業179間次,至目前共發現線索5宗,查辦案件3宗,其中2宗存在涉刑犯罪嫌疑,已同時移送公安部門作進一步偵辦。
“我們采取了陸上堵、海上查以及空中布防監管體系,包括派執法人員對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行為進行摸排;聯合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中山支隊、中山海事局、中山海警局打擊海洋非法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業固廢、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利用衛星遙感新技術手段精準打擊,實現大面積、全天時、全天候監測,充分彌補了執法人員對邊遠隱蔽山林、水源開展檢查不便的問題?!敝猩绞猩鷳B環境局執法監督科工作人員劉劍濠介紹說。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危廢網 | 危廢江湖 » 牛!首次用衛星排查危廢!危廢管不好 小心要坐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登陸 注冊